北云舒

创作故事分享之拙作《朱颜改》

https://rongye8910.lofter.com/post/1e055a89_120d5350

投过一轮之后原来是这个票数最高~不知道大家的投票原因是什么,各种三国梗出神入化的应用?(你走)还是笔力?反正我知道这篇文(大)章(招)放出来之后整整一个月没正经写东西,完全是文力衰竭的状态……后来再看原稿的想法是:妈呀这是我写的?!我居然写过这个?

其实这个脑洞的最初来源是lofter上有人放了张图,看了王劲松老师在《军师联盟》里的定妆照觉得他可以cos蜀汉后期名臣董允(maybe?),然后就此yy长苏蒋琬,景琰姜维,还有……我也记不得了。我呢则是因为已经报名了新春刀糖战,想干一票大的争取做今年的金刀门主(雾!)。之前虽有几个设想,但是都觉得有些小家子气,直到这个人的脑洞启发了我!

于是开始分析《琅琊榜》和季汉的兼容性。先选角色:琰琰基本上可以cos伯约,这一点所见略同。但是长苏蒋琬,我觉得不大合适(我有点纳闷,长苏和蒋琬是怎么被联系到一起的,直到我意识到了蒋琬的表字!这正是: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地套路深,不若还我村!)

为了更贴合自己对高颜值武将的偏好,以及更好地增强故事的悲剧性效果,我决定在这个故事里的另外一位主角自始至终以林殊的身份出镜。让他来cos诸葛瞻吧。言侯的人设我觉得他很适合那种满朝议降的时候站出来“xxx安得出此无父无君之论乎!”的人物,那就cos北地王刘谌吧。豫津……联系到他在44集猎宫保卫战里的精彩表现,那就让他有个英雄的结局。至于“乐不思蜀”的倒霉孩子刘阿斗,剧里的前太子再合适不过了。

既然是亡国梗,那题目就从李后主词中取吧。《朱颜改》的题目就是这么来的。

要让林殊一直是林殊,并且让废柴萧景宣当皇帝把大梁玩儿完,那就只能设法更改赤焰案的设定。联系到三国,故事很容易出来,就是林帅负伤又闻噩耗,金疮迸裂含恨而终(三国武将惯用死法之一)然后林殊cos霓凰,全军缟素血战退敌。

那么考虑到地理因素,“偷渡阴平”该如何操作呢?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白衣渡江”。在最初的设计里我的计划是林殊与敌军战于安庆(因为太平军跟湘军在安庆打过)。但是查了一下地图,安庆到南京,走水路还要经过铜陵、当涂、马鞍山,故事里的敌军不可能一点抵抗力量都没有,就进逼金陵城下。因为我个人没有去过这些地方,为了在写到长江中下游地理的时候不穿帮,我还咨询了正宗的金陵人士阿水@芳华水恋 。最后敲定的战斗是:敌军白衣渡江夺安庆,然后铜陵、当涂的守将是望风而降的,最后敌方水军剑指金陵,林殊与言豫津在马鞍山打了一场艰苦的阻击战。

至于萧景琰,他守的是陆路。通过查阅 @水璎仙客 提供的中国历史简明地图集之南梁地图,选定在河南与湖北交界一线。并且南梁与东魏(好像是)曾经多次作战于武阳关(今武胜关),这个就用过来了,这样一来敌军的入侵线路也就明了了:陆路用兵牵制援军,水路奇袭拿下重镇,利用现成的文武矛盾和金陵君庸臣弱人不思战的现实,进逼国都,金陵一破,余者成不了大事,不足虑也。

然后考虑敌国。因为北朝彪悍一点的就是北魏,但是跟北魏对敌的是南朝宋(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到南梁的时候南北都不咋地强盛了,但是写原剧里的渝、燕我觉得还是别扭,反正是架空背景,关公战秦琼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就选定北魏啦。

按照这个设定开始考证古代地名,因为基本上维持南北朝的背景,就按照那个时代称呼。同时我发现马鞍山有个地方叫乌江镇(没错就是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地方)现成的历史梗不用白不用,于是原稿里有一面大写的flag是林殊守采石时吟鞭东指:“若不能尽毙来寇,吾不还江东也。”这个之所以没有发出来,是因为原稿还没写完就一万三了,太长,而且面面俱到的战争描写有点背离主线,不得已就没有采用。

然后采石当然没能守住(否则还叫什么刀组),国还是要亡。这就是言侯的主要戏份了。原稿里有他素衣冠上殿嘴炮投降派的一场戏,基本上借鉴舌战群儒;还有最后国破之时祭拜自家宗祠,自刎而亡的一场戏。(熟悉我风格的读者大概能看出来,我的短篇故事都有点像拍电影,靠一个一个的场景串起全篇)这两场里面舌战群儒比较……不是特别会写嘴炮【摔】哭祖庙自认为写得还不错,季汉梗和人物性格融合得还算到位。

至于捎带脚提了一笔的静妃晋阳双双自尽,晋阳这个当然还是原剧梗,国破家亡之下性格刚烈的她不会独活;静妃则是cos汉初名臣王陵的母亲,她绝对不会让自己成为儿子的软肋。景琰也是皇子,虽然国都被陷,但毕竟不是所有的土地尽归敌人,他收敛余众退守自立,也是名正言顺的。其实拙作原稿里列战英这样劝过景琰拥兵自立哦。后来觉得尽管在故事的背景下合理,但毕竟有崩原剧人设之嫌,就没有保留。

接下来主要就是景琰的戏份了。这个故事对琰、殊两位主角的描写不是对称分布均匀着墨的,萧景琰为主,林殊副之。第一个落笔的场景就是开头色调灰暗的电影风格,北境群山,冷雨,投降的军队。然后主要用景琰的视角回忆串起所有背景。由于原型人物姜维的故事本身就多,用梗也比较丧心病狂,屯田梗心脏病梗层出不穷……再回到场景中就是劝部下投降、全军盟誓、最后的血战等。全军盟誓这个,最初借鉴的是老三国82集《九伐中原》里面姜维部下要求进兵的一场,也是夜里,雨中。但是效果不够好,一直描绘不出那种感觉来,后来为了前面的战争情节看白衣渡江,发现麦城那里简直再合适不过了(其实之前缺的仅仅是一匹马!一匹马而已啊!),就顺手借鉴了过来。其实原计划里血誓和最后一战没有很长的时间间隔,相当于是这支不投降的队伍很快被剿灭了,但是后来觉得开篇的天气的是春寒料峭,但是一般“匈奴草黄马正肥”是秋天啊,谁会寒冬腊月的弄水旱两路搞侵略哦。可是我又很想在结尾写“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乐景写哀情的诗词惯用套路,现在学生答题还用呢)所以就想方设法拉长了时间线,从深秋到次年早春,也让琰琰他们的不屈能多撑些时日,有个意义。那么拉长时间线,军队的供给怎么办,总不能占山为王当土匪去(大雾)。并且经过考(百)证(度),南北朝可能算是个小冰期,气候整体偏寒冷。有读者说过,十分动容于这段在各种艰苦的条件下困囿深山衣食不保却没有一个人出卖同袍的描写。其实这一段糅合了东北抗联+赣南游击战的故事。

至于最后的战斗,其实是同样的描写重复了两次,前面那个病中噩梦就算是死亡flag吧……人物死亡情节,如果按照人物原型来……那真是没眼看了。所以为了照顾观众情绪(当然也是照顾自己情绪好吧)就避实就虚,仿照《项羽本纪》的结尾部分,侧面陈述了。

主线情节写完之后就是各种支线的补充。因为主线完成后人物情感方面基本上是空白(我也不会写那方面啊……)为了贴合刀糖战的主题开始增补各种细节。主角间的互动就得加强。比如最初计划里琰、殊二人就没同过框,成稿里还让他们一抱而别了(嗯,那一段戏,主要参照老三国50集二爷三爷的分别)为了让两条硬汉子的分别不显得太过小言,我还增补了一个台风灾害的小细节~就算是为《庆余生》后文做准备了(咦你在剧透什么?)然后屯田梗的寄信人当然也是林殊了(说到这我有点纳闷,按照剧里列战英和卫峥的年纪,从外观上看俩人差了得有十四五岁吧……当然也可以说卫峥十三年来东躲西藏颠沛流离,比较显老,但是列战英跟着靖王这些年也没养尊处优到哪去,怎么他就显年轻呢……然后小说里说他们俩是刎颈之交。所以这是一个怎么样操作的忘年交……)以及最后一战之前那个同框的梦境(从“野营已自无幔帐,蒿草栖身待天明。又是一个寒冷的雨夜。”到“萧景琰抱膝坐在一个小山包上,沉默地看着天边染血残阳,无垠丹霞。”明显能看出来这两个一个是真实场景,一个是幻境。并不是作者写错了哦)

原稿里萧景琰的敌人,原创人物——北魏豫州都督刘宏戏份也比放出的成稿多。刘宏对萧景琰有些欣赏,(差不多是司马懿对诸葛亮的态度吧,活着可恨死了可惜的那种),所以最后他还料理了老对手的后事。原稿是这样的:“

刘宏亲手刨开冻得发硬的土,把他的老敌手葬在梁国最后的壮士们洒下热血的山坡上,斫木为碑,以剑为笔,在上面写道:‘大梁靖王、安北将军萧公讳景琰之墓’。

写毕,他收剑归鞘,盯着墓碑幽幽长叹:‘梁皇降,梁未亡;靖王死,梁乃亡也。’

部下兵将则默默收敛了所有己方和敌方战死者的遗骨,葬于一处。

由于我的创作习惯是有灵感的情节先写,全篇最后完成的其实是雨中行军到誓师那一段心理活动。最后还是像之前多次卡文一样,利用个人对诗词的熟悉把气氛渲染到合适的温度(所以说诗词真是个好东西。这里鸣谢柳永《八声甘州》辛弃疾《水龙吟》李煜《破阵子》)

额,其实这个流水账就是《朱颜改》耗时一个月的创作历程……我只知道这之后我产生了两个MV脑洞:姜维中心的《风起时》和亮维师徒的《赤血长殷》……这次寒假该开工了


【附录1】原版的题记,是每个人物一句话+后世掩卷之叹:


言豫津:国之不存,家将焉附。与其来日臣虏,宁不如战而死节。

言阙:纵大势难挽,亦应背城一战,与社稷共存亡。古来何有降天子?

林殊:吾林氏……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

萧景琰:我仍有此血,可沥天地;仍有此躯,可祭河山。

刘宏:梁皇降,梁未亡;靖王死,梁乃亡也。

 

纵壮志难酬,天命不允,亦此心不改,至死不休。

 

                                                          ——题记


【附录2】原稿“哭祖庙”部分

是日,太傅言阙素衣巾踏入自家宗祠。供桌上两个簇新的牌位,十分醒目:一个是五天前战死采石的爱子言豫津的牌位,另一个赫然写着他自己的名字。两个牌位与早逝的妻子李氏的牌位放在一起。

“列祖列宗在上,我言门书香传世、世代忠贞,尝出三代帝师、两位皇后、两任宰辅。为国事朝局可谓尽心竭力。今日国破至此,言阙不敢称天命如是,亦不能说非言阙之罪,只能说为臣为友,不负君上;为子为孙,不愧家风。”

“为夫为父,我却深负玥娘与豫津。”他看向妻儿的牌位,目光多了几许歉疚和温情:“吾儿豫津,你说过,‘与其来日臣虏,宁不如战而死节’。为父未曾做过亡国贱俘,来日尚有颜面相见。等见了面,为父可要好好补偿这一世对你和你娘亲的亏欠。”

他捧起放在一旁的剑,轻轻抚过尺余长的袍穗。文人剑不重杀伐,更多是用来装饰和彰显身份,但不代表它无力维护文人的风骨。

就如此刻。

三尺青锋铮然出鞘,他平静地将之横上颈项。

金陵言氏正脉,由是而终。



评论(4)

热度(13)